《湖南中医药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筚路蓝缕一路歌

摘要:  编 者 按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2020年11月1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迎来本科教育六十年华诞。六十载栉风沐雨,一甲子桃李芬芳,本报特开设“六秩芳华”专栏,与您共同讲述,那些年,我们与湖中大的故事。  1979年9月,一张录取通知书,把17岁的我带进了湖南中医学院这所医学殿堂。我被编排在医疗系79级6班学习,开启了学医之路。  我学习生活的地方是现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东塘校区。两栋教学楼、四栋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工宿舍、行政办公楼、食堂,还有刚用水泥抹了一半的操场……硬件虽然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但是在我和同学们眼中,已然是神圣的稷下学宫。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我们用昂扬蓬勃的精神应和着那个阳春布德泽的充满着希望的年代。入学之初,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我们在草丛中滚,在烈日下晒,在“枪林弹雨”中冲……练体魄、练胆略、练意志、练毅力,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落后。  军训结束后,我们正式进入了紧张的基础课学习。一门《中医基础理论》把我们从数理化的题海里带到了中医文化的世界,中医学理论既是悬壶济世之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更让人受益终生。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历代先祖对宇宙万物认识的抽象概括,是方法论,更是哲学的思维方式;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讨论了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组成和功能,尤其是“三焦”,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多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说明人体的结构。《中药学》把常用中药的原产地、性味、归经、功能、用量用法、禁忌一一展示给同学们,我们把十八反、十九畏背得滚瓜烂熟。《方剂学》教会我们君、臣、佐、使及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基本组方原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是圣贤们在与自然斗争中积累经验的总结,遗留后世,熠熠生辉!  我们还没有从汗牛充栋的书海里游出味来,一转眼就进入了临床阶段的学习。临床科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望、闻、问、切四诊是一个好的临床医师的基本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是中医医生毕生的功课。  在临床老师手把手的带教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临床实习。至此,五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我和同学们都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  我被分配到了新宁县医院工作,在这里,开始了我真正意义上的从医生涯。  我参加工作后接诊的第一个危重病人是中毒性痢疾。患儿高烧40多度,两目上翻,四肢抽搐,面唇发绀。这种病如果治疗不得法患者容易有性命之忧。我在前辈医师的指导下精心诊治,患儿很快转危为安。初次接诊,让我认识到医生职业的神圣使命;认识到只有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认识到时刻牢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的古训。治疗疑难杂症是中医界的拿手好戏。若干年前,新宁县白沙镇一名叫徐运广的病人,骨瘦如柴,不能进食,通宵不睡。在新宁遍诊,未获其效。走投无路之际找到我,我试投汤药后不几日,患者复诊时说已感觉轻松许多,经过继续调理,未出一月,病情大有好转。在新宁县医院和中医院工作的20多年,我先后遇到过麻疹流行、伤寒流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腹泻、乙脑等传染病的流行,我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一次次投入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记得抢救一个乙脑患儿,她高烧不退,不时抽搐,孩子父母担忧至极。历经三天诊治,患儿终于转危为安。病儿脱险,家属欣喜,医者安然,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品得其中的韵味,感知其中的责任。  2008年,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大规模招贤纳士,我便来到这里工作,经过不断磨砺,我的医术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回顾过往,湖南中医学院的五年,是我人生的奠基期和转折点。这里的学风纯正教风严谨,师道尊严谆谆教诲,传道受业薪火相继。母校给了我报国为民的岐黄之术,更为我打下了悬壶济世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思想根基。  凯风自南暖棘心,筚路蓝缕一路歌。谢谢你,我的母校。  (整理/陈梦帆)

恒心以进 且芳且华

摘要:  “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肆意笑泪,青春归位”,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火热开播。姐姐们或温柔,或帅气,或性感,或可爱,或许她们已不再是洋溢青春活力的少女,但无一例外的是,舞台上的她们自信成熟,闪闪发光,绰约多姿。每一位姐姐,都在用行动告诉屏幕外的观众——只要你自己愿意,人生任何时候,都可以是最好的年纪。  罗曼·罗兰在他的书中这样说道:“很多人在20岁、30岁的时候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不过变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不过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重复他们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实则不然,姐姐们所展现的,便是打破年龄魔咒的成熟魅力与经历岁月洗礼的果敢自如。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在大洋彼岸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摩西奶奶。她年轻时候渴望画画,但那时家人和朋友都告诉她,你应该嫁人成家,这才是一个女人该走的路。于是摩西奶奶收起了心,做了别人认为她应该做的事——嫁人生子。77岁那年,她突然想起曾经的那个梦,于是重拾画笔,定义梦想。一年后,她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幅画。最终,在她101岁高龄时,在纽约市的一家艺术画廊里圆满地举办了她的个人画展。  似乎总有人热衷于教我们如何“正确”经营人生轨迹,可这世界何来如此多“标准答案”?而那些约定俗成的路线,那些多数人的正确答案也并非具有普世价值。所以,不必以年龄为桎梏,勇敢地披荆斩棘去追寻梦想,现在就是你最好的年纪。  对于二十岁的我们来说,更应思考的是,在自己的青春,在这个最好的年纪里,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所有的惊艳都是蓄谋已久的努力”,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的她们很美,由内而外所散发的自信且成熟的美。而二十岁上下的我们,是否带着蓬勃的朝气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是否有着为之拼搏进取的梦想,是否在全力以赴地度过每一个今朝,又是否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我们又是否能像那些不惧疫情,奔赴武汉的逆行勇士们一样,在灾难面前有着“虽万死其犹未悔”的勇气和决心?  身为中医学子,我们真实地被这个世界需要,理应给予这个世界真实的回馈。“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承诺和誓言是我们奋斗的激励,亦是我们前行的戒尺。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新时代的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这个最美好的年纪,我们定会不忘初心,传承岐黄,传承正脉,循行大道,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爱与烦恼,幸福与秘密,时间与魔幻,永恒交替”,在人生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常怀热忱之心,勇敢地去追寻最初的梦想,恒心以进,且芳且华。

夏泥亦护花

摘要:  江皋岁暮相逢地,  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  心中万事喜君知。  夏季高温多雨,万木葱茸,青翠欲滴,茁壮成长。但有一些中药,却在夏季枯萎成熟,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生长规律,故名称中冠以“夏”字,如夏枯草、夏至草、夏天无、半夏等。炎炎夏日,一股草药的清香扑鼻而来,不免让人内心一振,不快与疲劳随之消散。  身为湖中大的学子,对中草药的青睐总在不经意间蔓延至心头,可望亦可即,不如随我们一起踏入药植园,去寻觅以夏为名的中草药,去探寻蕴藏于此的东方魅力。夏枯夏至  夏至草和夏枯草都有在夏至前后枯死的特征,故夏至草又名“白花夏枯草”。《本草纲目》“茺蔚”条载:“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本草便读》载:“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朱丹溪为:“此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诗中因此说:“性禀纯阳随处栽,草逢入夏即枯来。夏枯草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是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配伍贝母、香附等,可治疗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夏至草开白花,在夏至节前后枯死,故又名白花益母草、小益母草,夏至草味辛能活血养血,配伍川刘寄奴、金丝梅、香通,可治疗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丰夏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师古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半夏是较为常用的中药,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因其有毒,又名地巴豆、三不掉、裂刀草等。夏、秋二季为茎叶茂盛时。有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胃痛、跌打劳伤、外伤出血的疗效,陶弘景曰:“槐里属扶阳。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夏天无  夏天无其貌不扬,但作用却不小,生于丘陵、山坡潮湿草丛及水沟边。长于寒冬腊月之际,枯于四用立夏之时,由此而得名,故又名夏无踪。但在高温后的秋天,这时它们没有任何叶片,一枝枝花序突兀地出现在地面上,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开花方式。花叶永不相见,所以又称彼岸花。它的本种块茎含延胡索甲素、乙素等多种生物碱,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能。关于夏天无的记载较少,历代本草中仅《本草纲目拾遗》及《百草镜》中对其名称有所记载。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到:“夏天无,行血,活血,止血,止痛,镇痉。”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草药冠以夏之名,凋零于夏之时,为人类最崇高的医学事业,在蕃秀生机的年华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飘散四周,独留生命轨迹,这或许就是一岁荣枯的本草带给我们的生命命题。

风正帆悬 砥砺前行

摘要:  人物介绍:陈梦帆,女,中医学院2018级中医学1班学生  座右铭:循行圣贤大道,护佑健康中国  获得国家奖学金,离不开学校的栽培,师长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我享受与梦想结缘的每分每秒,也珍惜为理想付出的点点滴滴。  对中医最初的认识是儿时姥爷工作的村卫生所。方格状的药匣,精致的毫针,散发着清香的草药,一同烙进了我的童年记忆。姥爷是上世纪70年代赤脚医生,坚守在村医的岗位上近50年,为家乡父老乡亲守护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健康。我考上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后,姥爷发自肺腑地高兴,说我继承了他的事业,而我,也希望成为像姥爷一样用医术造福社会的人。儿时缕缕药香浸染下的稚嫩理想如今已生根发芽,我载着姥爷的期望和笃定的信念踏上了湖南这片红色的土地。  从塞北到江南,人生的画卷铺陈开展,我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的杏花春雨、杨柳堆烟,喜欢上了这里的古巷江河、人文气象。湖中大是我人生道路的源头活水和天光云影。  我深知,中医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付出艰辛和汗水。尤其在起步阶段,必须打好扎实基础,才能更好地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服务人民。良药苦口,苦尽甘来,万事干好离不开一个“苦”字。于是苦学成为资质平常的我的第一选择。课堂上,我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下课后,我努力诵读背记。为了集中学习注意力,有意识地与手机保持距离。这种看似简单笨拙的办法换来了我学习时的清净和安宁。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奋斗,我的学分绩点和综合测评均位列班级第一,尤其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上,我也兴趣渐浓、渐入新境。  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要想成才,必须多方锤炼,于是我加入了校报学通社,并通过换届竞选担任了校报学编。湖中大厚重的人文气息、德高望重的师长、可亲可爱的同学们教育着我、影响着我、感染着我、启迪着我,我把我的见闻和思考感悟写成稿件,在校报和新闻网上发表。我喜欢简约的生活方式,我认为戒奢朴素对我的性格养成很有好处。我还把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马王堆导引术和八段锦推荐给我的家人,把新华社刊发的我校马王堆养生法的文章推荐给朋友,让大家一起强身健体,感受湖中大的魅力。  唯有政治先进,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于万千世象中保持定力,于迷茫困惑中坚守人生意义,才能更好地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我是一个有梦的青年,加入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我的梦想,入党梦会为人生梦和家国梦铺就鲜红的底色,指引光辉的方向。于是,我把早日加入党组织列入我的奋斗目标,让坚定信仰成为人生的压舱石。经过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的“双轮驱动”,我被列入全班两名党员重点发展对象之一。  我们这代人何其幸运,赶上了新时代、好时代,赶上了万众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代。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何以面对革命先辈们的流血肇基?何以面对党和国家的期望和栽培?何以面对父母师长的心血和华发?何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召唤?诗和远方固然美好,实现理想和目标尤需不懈努力。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连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将中医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们这代中医学子的责任和使命。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勤求古训,守正创新。传承而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完成我们这代人的时代命题。  岳麓钟灵,湖湘毓秀。星驰古今,辉耀寰宇。于此求学,人生至幸。我辈闻湖中大弦诵之声,循行圣贤大道;树利苍生济世弘愿,护佑健康中国。我将此视做我的中医理想,并会为之而砥砺前行。  (摄 / 沙凯歌)

湖南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3914次访问,全刊已有35163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