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咯噔”,潜在心底的共情

   期次:第327期   作者:◎ 刘琲   查看:75   

近期,网上兴起了一个新词:咯噔文学,用来形容矫揉造作的文字和夸张的emoji表情,使人心跳不禁咯噔的作品,多用来传播负能量。然而,很多人都将咯噔文学与一些正常的情绪疏泄混为一谈,对他人真正付出情感写出的文字弃之如履,甚至加以嘲讽。在我看来,咯噔和咯噔文学不能等同。对于感性的人来说,咯噔可谓是家常便饭,在看一些青春伤痛文学时,触景生情,心中都会产生丰沛的情绪,而这种共情能力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他们蕴含着感性的力量,能用文字抒发内心的点滴情感。

很多人在情到浓烈时,常常使用大段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对当今游离于事态之外的吃瓜群众是种显著的对比,这是不同于“麻木”的“鲜活”,我们称之为共情。与“网抑云”常在夜深人静时释放心中苦闷不同,咯噔往往伴随着漫长的时间线,对人的影响也成倍提升。可以说,咯噔不是一句戏言,而是当胸中情感聚集到一定程度时的爆发。这些正向的咯噔,往往能令人感同身受,使文字中澎湃情感的浪潮得到抒发。我们常常感叹社会的冷漠,普遍浮躁下的静心也显得难能可贵。在信息传递飞速发展的今日,网络成为社会交际必不可少的一环,这纵然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可接踵而来的却是掩藏在屏幕后的未知。人们纷纷戴起了面具,扮演着无心看客的角色,似乎只要自己不再投入那么多情感,受到的伤害就会减少。因为共情,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目睹子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而下定决心普渡众生,成为印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每一个时代里的大英雄都不会是因为他们足够孤独、足够冷漠而受人们尊敬,而是因为他们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为国家奉献,才会成为一个时代里的旗帜与标杆。可以说,这种共情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付出真情实意,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才更加真切。

如今的时代百花齐放,各种文娱企业纷至沓来,人们却逐渐将情感的表达丢弃,将别人耗费心神和情感写出的文字戏称一句咯噔文学,在我看来,这无疑是对他人情感的一种不尊重。咯噔,是用真诚的心换取知己的共鸣,是普遍虚伪下的罕见真情。因为拥有共情的能力,让个人不再是一个个的孤岛,而是以情感为链沟通灵魂,去触碰角色背后的隐喻,去关照被忽视的细节,让文字不再拘泥于剧本,拥有爱恨和血肉的温暖。

作为青年人,我们需要这种鲜活的情绪,而非处在信息茧房中的麻木。人们常常对身边的事情扮演着一种无心看客的角色,投入较少的感情,以此换取更大的利益。而咯噔会让你和身边的事物建立起一种情感连接,通过同理心的释放得到共情,使人与人之间更真诚和透彻。以真情换真心,建立更为真诚和纯粹的人际关系。

湖南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610次访问,全刊已有352246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