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贩卖的焦虑

   期次:第319期   作者:◎ 曾雨言   查看:157   

  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以同辈比较向受众施压的“毒鸡汤”比比皆是。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到《北京有两千万人在假装生活》,这些制造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文风靡朋友圈,成为社交媒体贩卖焦虑的重要工具,由此引发人们的深思。

  为什么焦虑总有一双无形的手,拨弄着个体的心,又牵动着社会的形呢?在传统观念渗透的当下,个体在冲突与碰撞中,不可相融,择其之,又顾其它。于是,他人眼里的“优秀”与清风朗朗的自我冲突,始终残留在塑造生命的历史长河中。自古民间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说法,大部分家长在上述两者中,替子女选择自身未实现的本我,形成一种“互补”的教育理念,从而不断造成“同辈压力”。例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些孩子是你学习的楷模”等言论。就这样,家长顺理成章的将“优秀”局限于比较,迫使天真烂漫时期的孩子接受焦虑,反而使孩子继续延续自我和本我的冲突。这样说来,难道学生时代的孩子不应该接受焦虑吗?
  事实上,焦虑可以成为与性情相互完善的载体。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所提的“适者生存”至今仍在延用,高三是学生时代的必经之路,恰当的焦虑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还能够在竞争中看清和总结错误。由此看来,焦虑与性情处于天平两端,适当的焦虑在必要的情况下,恰到好处的安放,可成为一种美丽的载体。在激发和调动个体能量以应付外来的突发事件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同时,还督促个体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追求。但是,过强过久的焦虑就会妨碍人智能的发挥,甚至会影响人的健康。
  我们要看清自己真正需求,不胡乱制造焦虑。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正心诚意,不掩藏自己,不虚情假意。2019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2684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如此庞大的交易堡垒的背后是成百上千万的网民们的奉献。据调查,只有45%的人在这一天克制冲动消费,购买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商品,而真正值得深思的是购物后的购买焦虑,总会有类似于“下月吃土”“花呗负债累累”等言论出现,这是对自我焦虑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自己,那么也不会被自己贩卖的焦虑所困扰。
  韩寒曾提到:“成功的定义是多样的,时代里不同人有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有各自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求。”世界之所以能够五彩缤纷,是因为能够容纳所有的不同,倘若人们强行被灌输同种“优秀”思想,被贩卖所谓“优秀”的焦虑,那么世界只能是灰白色。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在适当焦虑的推进下,不断进步。

湖南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1834次访问,全刊已有352040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