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疫情期间做好学生 “ 引路人”的思考

   期次:第319期   作者:◎ 张湘明   查看:68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要求和指挥下,这一场牵动着全国人民心弦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境内及对外扩散势头已得到有效管控。突发的疫情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不再是一道试卷上的考题,而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考验。作为疫情亲历者,透过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更应该从教育的角度来思考青年学生教育问题。

  一、面对疫情,扛起教育责任与担当大旗守护学生是大学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要求部署学生工作。辅导员疫情期间主动发声,通过线上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思想、学习、因疫致贫等情况,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正常心理应激反应的学生,代表学校党委向同学们传递着关心,及时有效回应学生关切,用自己的方式为学校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志报国是当年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要把防疫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感人事迹变成教育的“活教材”,赋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厚度,要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化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养分,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接受锻炼,体验生活,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学会用辩证思维去审视现实社会、认识当代中国。让学生在抗疫的伟大斗争中认真思考,如何珍惜青春时光、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理解责任,让他们在疫情大考中探索成长。
  二、面对疫情,努力培养出学生心灵里善的胚芽医学是一门以维护病人生命健康为根本目的的科学,医学教育不止是坐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知识。一位好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将此次被动的突发疫情转变为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变革行为,用正确的教育纯化各种极端物质和功利性因素。只有主动作为,通过对突发状况应对、心理危机干预、信息化手段强化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管理能力与水平,才是身体、精神和生命三者相统一的真正教育。如学校资助中心的同学们用自己勤工俭学的生活费积极为武汉捐款;来自新疆的叶尔夏提·巴合提汗和巴合提古丽·恰尔哈同学积极响应当地防疫指挥部的号召争当志愿者,给村民们配送生活必要物资,测量体温,向村民积极宣传和讲解防疫知识和防护措施等。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内心的真善美引导出来。学生们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善的行为从根本上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离开了现实发生的生命实践,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沦为一种说教。
  三、面对疫情,让教育回归“润心”根本教育的使命就是使青年学生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生长。此次疫情,让很多人经历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学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做了《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态度及对高校教育服务需求的研究》调查,94.4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要为疫情做出贡献”,但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恐惧、焦虑、无助等方面感受比其他专业明显。教育要做到回归常识、本分、初心和梦想,那么教育的目标和过程就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健全的精神和体魄合二为一才能成就不同的我们。数据显示,我校88.16%的学生“对一线医护人员表示敬佩和感动,自己今后也会努力做到”,要加以保护和引导。中医文化中“上医治心”,学校要利用好医学类高校的天然优势,整合心育和德育资源,积极构建五位一体“阳光心育”工程,秉持“医以载道,兼济天下”理念,以心育德、以德养心、以心求美,探索实践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让教育回归“润心”根本,将“润心”与育人融合构建“心育+”大德育体系,教育学生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强化学生理智和情感的统一、道德和才能的统一。只有把真善美的意识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教育之美潜移默化为学生的生存之美,才能使学生在生命之美的愉悦中学会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
  春风已至,回暖可期,待到春和景明时,我们等着22010名湖中大的孩子们回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1842次访问,全刊已有3520704次访问